在我國歷史上,墓葬已經延續了幾千年,經考古學家研究證實,在我國舊石器晚期,就已經出現了墓葬的原始雛形,即按一定的方式埋葬死者。到了新石器時代,墓葬已經有了一定的制度,從早期的墓坑直接埋葬,到后來用木棺作葬具。
隨著歷史的演變和朝代的更迭,墓葬制度愈加完善,墓葬規格也根據墓主人的身份而有所不同。墓主人身份的高低決定著陪葬品的價值,所以,以盜墓為生的盜墓者就出現了,這也導致很多珍貴的文物流失,是我國歷史研究的一大損失。不過,在中國古代歷史上,有十個人的陵墓藏得很深,至今沒有找到。
一、女媧陵
根據傳說,女媧是上古時期人類的締造者,她捏土造人,創造了人類社會并及建立婚姻制度,讓人類生生不息,后世間天塌地陷,她又煉石補天,挽救了人類的生存環境,她因此被稱為人類之母。
女媧死后,由于年代久遠,后世沒人知道女媧到底葬在何處,據《山海經.大荒西經》記載:“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水西有濕山,水東有幕山。有禹攻共工國山。有國名曰淑士,顓頊之子。有神十人,名曰女媧之腸,化為神,處栗廣之野;橫道而處”。這里說女媧死后,這些神人是由女媧的腸子變幻而成的,他們居住在栗廣的原野上,在道路的旁邊。 后世為了紀念女媧,在不同的地方都修建了女媧祠、女媧廟、女媧陵,用于紀念。
二、夏朝王陵
夏朝是中國歷史上**個朝代,一共有470年的歷史,17個統治者,后為商朝所滅。記載夏朝的文獻很少,導致現在很多人認為,夏朝可能沒有在中國的歷史上出現過,換言之,中國歷史上沒有夏朝一說,不過根據甲骨文上的少量記載,夏朝是存在的。有專家推斷,一是夏朝時期,最后一位統治者被商朝所滅,極有可能燒毀了所有的文獻和古籍。二是取而代之的商朝又屢次遷都,最后遷都“殷”后才算穩定下來,也有可能在遷都的過程中,關于夏朝的歷史文獻遺失。這才導致了現在記錄夏朝的文獻古籍少之又少,由于年代久遠,已不可考,所以夏朝王陵至今無下落。
三、商湯王陵
商湯(前?年-約前1588年),即成湯,商朝的開國君主,據史書記載,商族從始祖契到湯,曾先后遷居八次,至湯將商邑擴建為亳(今河南商丘),其統治商朝期間,**穩定,國力強盛,據史料記載,湯在位期間,獲得了百姓的愛戴。后世曹植這樣評價他:“殷湯伐夏,諸侯振仰,放桀鳴條,南面以王,桑林之禱,炎災克償,伊尹佐治,可謂賢相?!?/p>
湯在位13年,死后葬于亳,但是傳說的墓葬地址一共有六處,經過多方考證,有兩處極有可能就是其真正的墓地, 一是在安徽亳州,二是在河南偃師,因為這兩處都有湯陵,就不知道哪里才是其真正的埋骨之地。不過后來經過專家考察,發現安徽亳州的湯陵是一座衣冠冢。
四、獻王墓
歷史上的獻王很多,最著名的要數古滇國的獻王,古滇國,又稱滇國(前278年-前109年),在我國地理位置上處于西南邊疆地區,疆域主要是在云南的中、東部地區。滇國的開國者是一位叫作莊硚的楚國將軍,《史記》記載:“莊硚者,故莊王苗裔也”?!跋逋跄耸諙|地兵,得十萬余,復西取秦所拔我江旁十五邑為郡”。莊硚奉命攻打秦國的一個郡,叫黔中郡(貴州一帶),戰后被秦人斷了回國的路,于是,他就索性帶領著手下將士兩萬余人,來到今滇池一帶,自立為王,建立滇國。
《史記》有云:“硚至滇池,方三百里,旁平地,肥饒數千里?!焙鬂h武帝元封二年,滇國舉國歸附,被納入了郡縣體制。由于歷史上對古滇國的描述很少,所以,獻王墓至今沒有下落。
五、闔閭
說到吳王闔閭,可能很多人不知道,但是他兒子夫差,相信很多人熟知。闔閭是春秋末期吳國君主,他在位期間吳國的綜合國力有了質的提高,還建造了著名的闔閭城(現姑蘇城)。軍事上,他驍勇善戰,一舉殲滅了楚國、陳國、蔡國,成為春秋五霸之一。
公元前496年,闔閭出師伐越,越王勾踐帶兵迎戰,史稱“檇李之戰”,此戰闔閭兵敗,被越國大夫靈姑浮用戈斬落腳趾,傷重而亡。他的兒子夫差為他在虎丘山修建了陵墓,將他安葬于此?!妒酚洝酚涊d:“闔閭冢在吳縣閶門外,以十萬人治冢,取土臨湖。葬經三日,白虎踞其上,故名虎丘山?!狈虿顬榱诵藿ㄟ@座陵墓,動用十萬余人,耗時三年才建成。闔閭的棺槨就在虎丘山下的水池之中,有三千把劍陪葬。
后來秦始皇、孫吳等人都想要到虎丘山找闔閭之墓和那三千把寶劍,但是一無所獲。直到2010年,考古專家為了一探究竟,聯合當地文管局,把池里的水抽干后,發現一個石門,但是由于池底構造復雜,稍有不慎就會坍塌,所以考古活動只好終止,至今為止,都沒人能確定闔閭墓是否真在其中。
六、鬼谷子
鬼谷子是戰國時期的傳奇人物,精通百家學問,原名王詡,別名禪,他是戰國時期著名的謀略家、縱橫家,兵法家。他因隱居在云夢山鬼谷,故自稱鬼谷先生。其主要作品有《鬼谷子》《本經陰符七術》等重要作品。
公元前270年,鬼谷子病逝,死后被葬在河南邯鄲,但是至今為止,他真正的墓都沒有被找到,究其原因,其一,鬼谷子精通占卜術,世人皆以為他的墓中機關重重,有去無回。其二,鬼谷子死的時候據說有130歲了,行蹤成謎,邯鄲的墓只是他的衣冠冢而已。
七、徐福
徐福相傳是鬼谷子的關門**,他精通醫學、天文、航海。據《史記》中記載,秦始皇晚年追求長生不老之術,徐福上書皇帝說,海上有仙洲,名蓬萊、方丈、瀛洲,此三處有神仙居住,可尋不老*。于是秦始皇派徐福率領三千童男童女,經水路遠渡東瀛(今日本),為他尋找長生不老*,后無功而返。公元前210年,徐福再度出海,便一去無歸,有人說他死于大海之中,也有人說,他去了日本,不得而知。
八、趙佗
南越開國者趙佗,原是秦朝的一位將領,秦始皇統一六國后,繼而平定了嶺南地區,隨后在番禺設立南??ぶ?。秦始皇死后,趙佗割據嶺南。公元前206年,趙佗起兵兼并了桂林郡和象郡,當地士兵擁立他為王,定都番禺,建立南越國,史稱“南越武王”。
趙佗在位六十七年,去世的時候是他的孫子趙胡為他送葬,由于趙佗生前喜愛珍寶,所以他的陪葬品,奇珍異寶居多。不過至今沒有人能找到他的墓葬地。趙佗多疑,死后擔心墓地被盜墓者挖掘,于是挖了很多墓*,迷惑世人。他出殯的時候,他的孫子為他設置了四具一模一樣的棺槨,分別從四個城門口同時出來,除了皇室宗親,沒有人知道他真正的埋骨之地。
九、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的陵墓是迄今為止人們公認的謎團,按道理這個鐵蹄踏過歐亞大陸的王者應當擁有數不盡的財富和恢宏氣派的陵墓才對。然而時至今日,人們對其陵墓所在依舊一無所知?!睹晒琶厥贰泛汀妒ノ溆H征錄》都對其絕口不提,只依稀提到過成吉思汗曾在不兒罕山(今肯特山)表達過“死后當葬于此處”的想法,而《蒙古源流》中又說其在鄂爾多斯草原的包爾陶勒蓋也表達過這個想法,但究竟葬在哪里所有蒙古相關的史書都秘而不談,時至今日,人們也只能猜測出其陵墓所在應當在成吉思汗生前便早有安排,不然這些史書也不會一再強調其本人意愿。
十、沈萬三
明朝首富沈萬三,自幼就有經商頭腦,《吳江縣志》記載,“沈萬三有宅在吳江二十九都周莊,富甲天下,相傳由通番而得”。他靠躬耕起家,后又得富商陸德源賞識,把手里的****贈送給沈萬三,沈萬三利用這筆巨資出海通番,很快使自己成為江南首富,富可敵國。
后來得罪朱元璋,被發配至云南麗江,死后葬于福泉山(貴州省福泉市)明弘治11年由其五世孫沈延禮將其遺骨從福泉山遷葬江蘇周莊銀子浜,名水底墓。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